据兰格钢铁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,2019年中国钢铁出口产品共遭遇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发起的36起贸易救济调查;与2018年相比,案件数量上升了80%。
根据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,2018年我国钢材出口累计6933.6万吨,同比下降8.1%。从品种来看,镀层板、中厚宽钢带、棒材、彩涂板、线材依然是我国钢材出口的主要品种。但棒材、线材、中厚宽钢带出口量较2017年均有所回落。
新的国际贸易形式下,中国钢铁需要加快“走出去”,从以往对需求规模增长的关注将逐步转向对需求结构变迁转移,钢铁行业的发展战略及竞争策略未来势必面临若干调整。
一、从自身出发,钢铁行业要继续深化自身改革,加快钢铁企业兼并重组。近两年,钢铁行业自身改革不断深化,“三去一降一补”顺利推进,对钢铁行业扭转供需矛盾、优化竞争环境、提升竞争力起到重要促进作用。下一步,钢铁行业要加快引导企业市场化兼并和重组,形成若干家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超大型企业集团。
二、从产品来讲,钢铁行业要加快产品向中高端转型升级,培育增长新动力。近年来,随着“一带一路”战略的推进,我国已经和沿线多个国家在高速铁路、核电、船舶、海洋工程等领域达成合作,这正是我国钢铁加快产业转型,提高国际钢铁产业链地位的重要机会,也是我国钢铁企业进一步提升钢铁产品质量、创造和引领国际钢铁产品高端需求的重要推动力。
去年10月,工信部印发的《原材料工业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》提出,在2020年前我国钢铁行业要在海洋工程及高技术船舶、先进轨道交通、航空航天等领域用高端钢材的研发和产业化取得积极进展,每年突破3—4个关键钢材品种。
国内钢铁企业应加快自主研发,不断增加高附加值和高档次的、有国际竞争力的钢材品种,在中高端产品市场培育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。
|